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引导全市党校系统教职工凝心铸魂、对标争先、强基提能,7月14日至18日,我校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师资班现场教学阶段培训,全体学员赴武汉、十堰两地学习取经,思考谋划全市党校系统进一步加强现场教学开发之策。大家深入武汉东湖新城社区、中国信科、华工激光、城市规划馆和十堰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工程展览馆、东风汽车博物馆、驰田汽车公司、军店镇中村村、西关印象等现场教学点,开展沉浸式考察学习。
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武汉市委党校、湖北十堰干部学院的有力协助下,本次培训精心安排了2场专题授课、6条精品现场教学线路和2次分组讨论,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党校教授、专职讲解员、基层党员干部等组成优质授课师资,以“三讲三学”现场教学模式(即讲过去现在未来和导学行学研学)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足迹。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济民同志带队,全市党校系统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共46人参训。
师资班学员专题学习《现场教学课程开发与组织》
走进武汉东湖新城社区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
师资班学员参观学习武汉东湖新城社区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总书记深情点赞“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勉励社区工作者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有温度。他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委党校开发了“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现场教学线路,学员们按照导学行学研学流程,先后参观了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智能社区、抗疫展览馆和警务室等。大家通过实地走访、参观学习和深入交流,从桩桩件件可感知、有温度的惠民实事中学习社区践行“人民至上”的治理答卷。特别是社区抗疫展览馆墙上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其中“人民至上”的嘱托格外醒目,社区工作者们为居民运送爱心菜、平价菜与团购包的一组组照片,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社区讲解员感慨地说,无论是抗疫时期“应收尽收”的紧急防控举措,还是当前常态化下的“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全链条服务体系,都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奋斗缩影,更是一个超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范本。
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观摩“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现场教学,大家对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的认识“具象化”了。社区便民设施完备,养老服务中心、儿童活动区满是温情,智慧管理系统便捷高效。从中看到了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感受到了社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看到了“人民至上”理念的落地生根。
走访中国信科和华工激光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信科公司时指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公司考察时强调,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委党校开发了“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人才引领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现场教学线路。学员们按照导学行学研学流程,首先参观的是中国信科集团烽火科技园展厅。大家看到了一根“玻璃丝”上的创新答卷,了解企业如何依靠自主创新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见证了光通信、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传感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成果与应用实例,揭示出科技创新策源高质量发展的“密码”。随后,大家走进华工激光科技馆,聆听讲解员介绍一百多年来的激光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激光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领域、产业布局,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询问过的激光切割制作的“黄鹤楼”模型,大家仔细端详,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实现与尖端技术的“亲密接触”。
学员们表示,这次现场教学,让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有了理性的思考。从落后到并跑,从追赶到领先,一根光纤彻底激活了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资班学员参观学习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参观武汉市民之家和城市规划馆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
2013年7月22日上午9时15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民之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与来办事的市民交流。在这里,他停留了80多分钟,比原定时间足足多出半个小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武汉“市民之家”很恢弘、很宽敞。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看着心里舒服。武汉市民之家已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集政务服务、规划展示、教育培训、商务洽谈、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委党校开发了“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坚持系统观念 引导干部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现场教学线路。学员们按照导学行学研学流程,重点参观武汉市民之家和城市规划馆。从旧城改造方案上“菜场距离”的细致批注,到数字孪生系统对城市未来的精准预判,再到为保护湿地主动调整地铁线路的决策案例,可以看出规划馆处处彰显着“民生为要、历史为基、科技为翼、生态为魂”的规划理念。大家在互动交流中一致认为,规划馆作为展现武汉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通过历史回溯、现状呈现与未来展望,生动诠释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学员们表示,武汉市民之家和城市规划馆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回答“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从保留街巷记忆的改造方案,到蓝绿交织的长江主轴模型,大家深刻体会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要把“人”的需求写进城市发展蓝图,让发展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重温“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深情嘱托
深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师资班学员参观学习丹江口工程展览馆
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此背景下,湖北十堰干部学院开发了“从南水北调伟大工程践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现场教学线路。学员们按照导学行学研学流程,重点学习了习近平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参观考察了丹江口大坝和丹江口工程展览馆。总书记给库区环保志愿者“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的回信字字千钧,犹在耳畔,这不仅是对库区志愿者们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有力号召。学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大坝、聆听讲解和互动交流,深刻领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无不感受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千钧重托。
学员们表示,丹江口水库“北调”的每一滴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实践注脚。大家将把这份沉甸甸的“源头活水”带回黄石党校的课堂,通过讲深讲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引导更多党员干部感悟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
考察房县军店镇中村村和西关印象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和四邑村考察时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此背景下,湖北十堰干部学院开发了“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建设文旅融合县域样板”现场教学线路。学员们按照导学行学研学流程,先后参观了房县军店镇中村村和西关印象。特别是在军店镇中村村,学员们实地考察学习了中村村这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实践样板。该村紧扣“山水田园,诗画乡居”的定位,以水兴农、以田富农、以旅强农,做强“四大产业”,实现了农旅深度融合、景田一体发展,推动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并成功创建全国“保障基本示范村”、湖北省级生态村、湖北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学员们表示,房县军店镇中村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基层的鲜活样本,其“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深刻诠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追寻足迹,初心弥坚;使命在肩,步履不停。此次培训是全市党校系统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拉练,更是进一步加强现场教学开发的一个新的起点。学员们通过沉浸式学习参观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充分汲取武汉市委党校、湖北十堰干部学院聚焦主题开展现场教学的模式创新与教学启示。下一步,大家将把此次培训中感悟的思想伟力、积累的教学经验全面融入黄石本地现场教学开发,努力打造更多贴近实际、富有特色的现场教学精品课程,为黄石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作出党校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