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化建设

把握党校信息化发展的规律

发布时间:2016-05-23  来源:《学习时报》  返回上页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技术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群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正日益突破技术范畴,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干部教育信息化急行的脚步,党校的信息化也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面对滚滚向前的信息化浪潮,面对干部教育对党校信息化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党校的信息化要乘势前进,不辱使命,就要注意总结经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党校信息化发展的规律。

  统筹规划、分步建设

  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需要投入的资金多但预算资金又常常不足,积累的建设经验少,这些特点决定了近些年来党校的信息化主要是在探索中发展,往往是条件成熟一块上一块,统筹设计、整体融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而信息化发展是系统工程,恰恰需要从长计议,加强整体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中央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校的信息化要持续科学发展,必须注意准确深入地把握中央对信息化工作的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党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目前主要是制订好党校信息化发展的“十三五”规划,重点是制订好智慧校园建设方案。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党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又要着眼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体现信息化发展总体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结合。设计既要提出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又要明确重点任务、阶段安排和责任分工,把局部性、阶段性建设放到党校信息化的整体框架中,统一技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做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有序衔接,形成党校信息化的有机整体。

  需求导向、以用促建

  建设是应用的前提,应用是建设的目的,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党校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如何解决?一是注意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的信息技术既要先进又要实用,也就是说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时,既要注意运用大数据、虚拟化、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又要从党校干部培训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际应用和效果,避免盲目追求“高、精、尖”,否则再先进的技术发挥不了作用,也是摆设。二是应用系统的建设要特别重视体现党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实际需求。为此,一方面信息化职能部门要改变重建轻用的思想,主动把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与党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实际需求对接,在提高各应用系统的实用性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党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各职能部门,也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和准确提出各自的应用需求,积极配合做好应用系统的建设。三是加大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力度。要通过加强宣传、示范、体验、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全体学员和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应用意识,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效果,这样才能发挥好信息化在党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应用安全、良性互动

  信息化手段应用越多,网络安全的风险就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网络谣言等时有发生,网络安全问题越发突出,应用与安全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所以有时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宁肯弱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但这不符合信息化发展的大势。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的大势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促进矛盾的转化,不断实现应用与安全的良性互动。为此,还是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在维护网络安全上多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和党的思想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好党校的网络安全。要制订和完善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案,将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具体落实到单位、岗位和个人,形成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的格局;要加强技术防护建设,制定防攻击、防病毒、防篡改、防窃密的技术措施;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各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实时查找疏漏,加强整改;要及时把握和化解负面舆情,把网络空间管理好,及时正面回击恶意炒作、恶意诽谤等行为,掌握网上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正面宣传的有效性,增强党校网络思想舆论的引领力和影响力。

  上下协力、广泛参与

  信息化是一项新兴事业,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对党校来说,信息化发展需要得到校委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一把手”的高度重视。中央党校校委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亲自担任中央党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该小组从校委的高度来对全校信息化发展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对全校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决策进行把关、统筹协调推进全校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使用、制定全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等规章制度,并对地方党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许多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党校也都成立有类似的领导小组并积极开展工作,实践证明是很有成效的。要持续推进党校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各级党校需要继续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发展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还要看到,信息化不仅是领导工程,更是群众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党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信息化的管理需要党校各部门的配合,信息化的应用更需要学工人员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已经开始兴起的智慧党校建设,涉及校内各直属单位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业务系统的资源整合,这就更需要取得各部门、全体教职工及广大学员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只有广大学工人员真正接受了信息化服务的理念,了解了信息化服务的方式,掌握了信息化服务的技能,才能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也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是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全国党校系统作为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信息化发展当然也要顺应这一大势。在党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大党校布局、大信息融合”观念,建立全国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协调机制,在统一信息技术标准,通过虚拟专网技术等途径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同时,把融合共享信息资源作为党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共建党校特色数据库,突出做好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的信息资源建设。要制定全国党校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标准,通过数字化把各级党校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规范化标准化,借助各级党校互联互通的网络,实现各党校彼此之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也能够加强各级党校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彼此取长补短,避免各级党校信息化的重复性建设,消除信息孤岛,更好地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尤其是有利于解决基层党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资源匮乏问题,让党校系统大量优质的信息资源更好服务于基层干部培训,扩展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整体效应。